从 8G 的 多亲 1s+ 到 16G 的 iPhone SE,什么变了?
前言 高二升高三,照理来说,我更应该继续安稳地用那台小小的多亲 Qin 1s+,毕竟一开始买来就只是想有一台能用网易云的功能机。但是用着用着,发现可以发微博,用 flomo 记事,甚至吃午饭的时候开 dynalist 背诵政治提纲……一个小小的浏览器能干的事情实在是多。 本来功能机不应该用来做这些事情的,但是当你接受了这个现实,就会把它当成日常。然而,虽然「可以用」,但是「很憋屈」——键盘手感很差容易误按、浏览网页要用精度有限的小指针龟速移动……其实,有这个心用下去,形成了习惯,也不是那么膈应,但是好巧不巧,一不小心开始关注起 iPhone 的话题,越看越馋。然而学生党实在很穷,终于是在海鲜市场上把 Qin 1s+ 艰难转手,倒贴了卖废纸的钱,入了一部银白色日版 16G iPhone SE 1 代。 选择 SE 一代,一方面看中的是它继承了 5s 小巧可人的机身,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性能在如今尚且够用,并且能更新到 iOS 15,兼容比较新的软件。但为什么是 16G 呢?最主要是因为穷,入手之后发现这个存储空间也有效防止了我沉迷它…… 使用体验 习惯了沉甸甸的 Redmi Note 7 吊口袋的感觉,再拿起仅有 113g 的 iPhone SE,只觉得轻盈得不像手机。虽然对比 Qin 1s+(95g) 是稍微变重了,但实际使用中却并不觉得更难受。或许是机身的三围不同,把 SE 放入口袋里反而比 Qin 1s+ 更无感。 Qin 1s+ 始终给我一种感觉——这只是一个勉强用得过去的通讯工具,如果不是迫不得已,不必勉强去用。但是 SE 给我的感觉则是「这真的是一部手机」。在微信 OS 大行其道、防疫措施常态化的当下,带着一部不能移动支付、不能打开行程卡/健康码、不能扫描张贴码的设备,还真是去不了什么地方。所以,相比 Qin 1s+,我更愿意把 SE 带出门,因为它更有被带出门的意义。 然而,要用 SE 取代 Redmi Note 7 成为我的主力——虽然我并没有这样的想法——还是非常勉强的。最尴尬的就是它仅 16G 的存储空间,让我时刻充满不安全感。我甚至没有安装支付宝和 QQ,只是微信和其他几个常用的笔记/音乐/学习软件,就已经能让空间占用达到 13G。不时会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哪怕多贴一点钱买 32G 的版本,但是转念一想,其实这样也就够了,如果真的用上了 32G,指不准能被玩出多少花样,这又丧失了它用以替代 Qin 1s+ 的初衷,反而更像替代 Note 7。...